「只生一個好」到「三胎更比二胎強」:口號裡的中國生育政策

簡繁中文簡體 繁體紐約時報 出版語言ENGLISH (英語)ESPAÑOL (西班牙語)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中國中文 中中英雙語 雙語英文 英「只生一個好」到「三胎更比二胎強」:口號裡的中國生育政策ISABELLE QIAN, PABLO ROBLES2024年3月11日武漢的一座雕塑展現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其中兩個孩子的雕像是最近加入的。一家官方報紙稱,這一變化旨在推廣政府的三孩政策。 幾十年來,中國嚴格限制夫婦生育子女的數量,認為少養活幾張嘴,大家都會過得更好。通過街頭標語、流行文化和公共藝術,政府的獨生子女政策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現在,面對人口萎縮和老齡化,中國正在利用許多同樣的宣傳管道來傳遞相反的信息:多生孩子。政府還為生育兩個或三個孩子的夫婦提供經濟獎勵。但這些努力未見成效。中國的出生率急劇下降,去年是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 Sourc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政府不再實施計劃生育,而是轉而推廣「生育文化」,為孕婦組織選美比賽,製作說唱影片,宣傳生孩子的好處。近年來,作為全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之一,中央電視台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都有宣傳二孩或三孩家庭的公益廣告。在去年播出的一條廣告中,一名明顯懷了孕的女性把手放在肚子上,而她的丈夫和兒子正在床上安靜地睡覺。配文寫道:「越來越熱鬧。」 Source: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這種宣傳努力遭到了廣泛的嘲笑。批評人士認為,這種宣傳是政策制定者對撫養多個孩子的成本不斷上升和其他挑戰視而不見的最新跡象。中國幾十年來一直通過強制墮胎和巨額罰款來限制生育,但最近政府發出了明顯的監管突變信號,他們對此也表示嘲笑。從1980年到獨生子女政策正式結束的2015年,中國政府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警告稱生育更多孩子會阻礙中國的現代化。如今,官方的說辭將大家庭描述為實現繁榮社會的基石,也就是中國所說的「小康」。 Sources: “Then” photo by Marie Mathelin/Roger Viollet via Getty Images; “Now” photo by local government of Bengbu, Anhui province對官員來說,實施獨生子女政策也意味著他們必須挑戰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孩子,尤其是兒子,可以為老年生活提供一種保障。為了改變這種觀念,計劃生育辦公室在城鎮和村莊貼滿了政府會照顧老年人的標語。但中國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到2040年,中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將超過60歲。國家在支持老年人方面將面臨很大壓力,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根據現行方案,他們領取的養老金只是城市工薪階層的一小部分。現在,官方傳達的信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強調自力更生和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在獨生子女政策下,地方政府對超生家庭徵收高額「社會撫養費」。對一些家庭來說,這些懲罰帶來了經濟損失和婚姻破裂。甚至在2021年初,仍有人因為生第三個孩子而被處以高額罰款,但幾個月後,也就是6月,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所有已婚夫婦生三個孩子。它不僅在全國範圍內取消了這些收費,而且還鼓勵各地為有三個孩子的家庭提供額外的福利和更長的育兒假。廣告這一轉變促使地方官員清除獨生子女政策的可見殘餘。去年,各省地方政府系統地清除了公共街道和牆壁上過時的限制生育標語。在北方山西省的一個村莊,政府工作人員拆除了一幅宣傳獨生子女政策的壁畫。 Source: Local government of Xilingjing Xiang, Shanxi Province政府希望將這些口號視為過去時代的遺物,但它們卻在中國年輕人中找到了新的共鳴。在社群媒體上,許多中國網友分享獨生子女政策口號的照片,詼諧地反駁他們心目中來自社會不斷增長的生育壓力。其中一些帖子獲得了數以千計的點讚和數百條評論。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最受歡迎中國在東海岸部署先進導彈:威懾台灣,對抗美國影響力中國國安部如何崛起為強大的網路間諜機構零工中的零工:深圳70層大樓裡代送外賣的跑腿員為什麼中國互聯網上「沒有窮人」令中國感到恐懼的一個新聞熱詞習近平和普丁談及器官移植與「長生不老」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中國的綠色能源雄心將給世界帶來什麼代價?美國企業為什麼向川普「屈膝」1992年王洪文訃告:革命的堅定鼓吹者國際中國商業與經濟鏡頭科技科學健康教育文化風尚旅遊房地產觀點與評論國際亞太南亞美國美洲歐洲中東非洲中國時政經濟社會中外關係港澳台商業與經濟全球經濟中國經濟交易錄文化閱讀藝術電影與電視體育風尚時尚美食與美酒生活方式觀點與評論專欄作者觀點漫畫更多鏡頭科技科技公司科技與你科學健康教育旅遊房地產免費下載 紐約時報中文網iOS 和 Android App
點擊下載iOS App 點擊下載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